一季度,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彰显“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面貌;前三月,完成引进产业到位资金40余亿元,昂扬“开局就要争先”的干事劲头;新招商企业加速落地、已落地项目扩大规模...
一季度,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彰显“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面貌;前三月,完成引进产业到位资金40余亿元,昂扬“开局就要争先”的干事劲头;新招商企业加速落地、已落地项目扩大规模、行业龙头铆劲争先……贵阳经开区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扬帆奋进的澎湃动能。 作为贵州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贵阳市“四轮驱动”的重要一极,贵阳经开区是“强省会”行动的主战场、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产业大招商的主战场。在新时代“强省会”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使命在身,责无旁贷。贵阳经开区牢牢把握推动新型工业化这一“主战略”,通过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全省新型工业化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落实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走前列、争一流,以工业大突破夯实“强省会”的产业基础,奋力打造千亿级开发区。 在此过程中,贵阳经开区充分发挥工业这个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确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新能源汽车为特色产业的“两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树立强产业、强工业、强制造业的鲜明导向,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为打造“强省会”核心引擎贡献力量。 瞄准产业定位 夯实发展基础 3月下旬开始生产,4月上旬上市销售,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今年新开拓的山地农机领域的进展速度着实惊人。 “为扛起推动贵州山地农机化的政治责任,詹阳重工瞄准山地农机具需求市场,加快进军水稻育秧机、插秧机和大豆玉米播种机等农机研发生产领域,全新打造了‘詹阳农机板块’。”詹阳重工党政办主任郑军说,下一步,将立足贵州实际,尽快生产出适宜贵州山地特色的新型农机,力争成为今年农机生产制造领域的一匹黑马,在农机市场逐步站稳脚跟。 瞄准市场,迅速反应,作为老牌制造企业,詹阳重工为做大做强,全力以赴、不断突破。这也正是贵阳经开区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真实写照。 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及“强省会”行动等省、市决策部署,贵阳经开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确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新能源汽车为特色产业的“两主一特”产业定位—— 先进装备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以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三大军工集团部分所属企业、詹阳重工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能矿装备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是贵阳经开区重点打造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之一。产品主要涵盖家用视听设备、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奇瑞万达、贵航股份、普天物流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在现有产业基础之上,贵阳经开区坚持“目标是导向、工业是生命、招商是关键、项目是灵魂”的发展路径,聚焦工业经济,实施集群发展、提质增效、招大引强、科技创新、产城融合、要素保障、营商环境“七大重点任务”,围绕抓工业目标、工业要素、工业项目、工业企业、工业产业、工业园区“六抓”,奋力打造黔中经济区的产业新高地。 预计到2025年,依托詹阳重工、航天科工、正威集团等企业,全力做强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能矿装备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航天电器、海信电子、浪潮等企业,全力做大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终端、服务器等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奇瑞万达等企业,全力做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实现千亿级产业规模。 制定产业图谱 强化招商引资 1至3月,贵阳经开区完成引进产业到位资金42.32亿元。这是贵阳经开区围绕“两主一特”产业导向,健全“两图两库两池”的战果之一。 为夯实招商基础,贵阳经开区围绕“两主一特”产业导向,梳理电子信息制造、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六大产业链,加大研究力度,注重深度和精度,重点围绕辖区中央企业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制定完成重点产业链发展现状图、产业链全景图、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库、资金池、人才池,建立动态完善机制,实行挂图作战。 以《贵阳经开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两图两库两池研究》为例,在深入分析贵阳经开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现状以及短板基础上,结合贵阳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上下游配套初步集聚的发展态势,以及近年来重点布局的一批产业重大工程项目,有针对性制定“两图两库两池”,为经开区“十四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1月,专注于改性塑料产品、高分子复合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贵州省厚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投产后可为贵阳海信生产的电视机提供底座。 对于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贵阳海信总经理安玉江表示点赞:“这家企业是贵阳经开区政府和企业联动招商引进的。以前,贵阳海信要从广东、山东、江苏等地采购电视机底座,一般要2到3天才能送达。通过牵线搭桥,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补链。该企业投产后,电视机底座可实现20分钟内送达,大大缩短了供应链周期,节约了物流成本,减少了仓储面积。” 做强产业链,保持闯劲向新而生。贵阳经开区围绕“两主一特”产业建立链长制,推动主导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硬核产业集群。通过加强链式规划,坚持一个产业、一个链条、一套分析,准确掌握每个产业链现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制约瓶颈、薄弱环节等情况,推动制造业企业链式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企业发展 今年年初,由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建设的贵阳正威精密导体产业城项目一期开工建设,意味着贵阳经开区的工业发展又迎来新增量。 在金属新材料领域排名世界第一的正威国际集团,将百亿级项目落地贵阳经开区,在正威国际集团贵州项目总经理宋阳看来,贵阳经开区拥有良好的结构性产业基础、较好的区位优势,还有优越的投资土壤和营商环境:正威精密导体产业园15公里半径和70公里半径内,聚集了贵州主要的铜基导体产业下游企业及大量配套企业,有利于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项目落地以来,贵阳经开区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以及服务的速度、力度、温度,都很好地印证了‘贵人服务’。”宋阳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以打造“贵人服务”品牌为牵引,以“高效办成每件事”为目标,以企业和项目为导向,贵阳经开区完善重大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健全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加强诚信政府建设,认真履行与投资者签订的协议或合同,强化政府承诺事项的兑现落实,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和政策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同时,加强资金和人才保障,积极争取省市新型工业化引导基金、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政策,充分发挥贵阳经开区“1+2+3+N”产业金融和人才支持政策,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定期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3月25日,贵阳经开区2022年“技能人才大汇聚”之校企共建合作项目奇瑞汽车“精鹰计划”订单班签约仪式举行,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省8家职业院校签约,开启“精鹰计划”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将订单式培养本地化汽车产业人才。 “公司将充分整合资源,与签约高校共同推动人才培育、促进产教融合,为贵州省培育汽车产业专业人才。”奇瑞万达总经理吴勇介绍,“精鹰计划”订单班今年首期预计有800名学生。订单班人才培育分为孵化、雏鹰、雄鹰、精鹰4个阶段,将人才“扶上马再送一程”,确保高质量培育、高质量就业。 产业立区,工业强区。当下,贵阳经开区正以“两主一特”产业集群化发展为重点,依托产城融合智造区、现代产业集聚区两大片区,不断夯实工业产业发展基础,持续推进产业链建设,促进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产业招商等方面实现工业大突破。 ■亮点 奇瑞万达:产业链日趋完善 “本地造”信心更足 4月8日,在贵阳经开区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里,15台氢能源客车经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工序,即将完成检测走下生产线,于中旬开往安徽芜湖参加首届中日欧氢能产业合作发展大会。 “氢能源车和纯电车都属于环保低碳排放,但氢能源车排放的是水,相比于纯电车少了电池的后续处理问题,比纯电车更加绿色环保。虽然价格更贵,但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今年,我们已经有100台氢能源车订单,单此一项产值就达2亿元。”奇瑞万达运营总监李洪达介绍,正是基于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奇瑞万达“本地造”的信心更足。 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必不可少。一直以来,奇瑞万达都将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展之一。从最初生产传统燃油汽车为主,后来转为油电混动,再到生产纯电汽车,甚至开发制造氢能源车,奇瑞万达的产品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让公司的产值翻了近十倍。“2013年奇瑞万达刚落地投产时仅有2亿元产值,而去年产值接近18亿元,今年预计实现产值25亿元。”李洪达对此信心满满。 用产业科技拉动销量,以销量带动规模,通过规模促进产业链完善,从而大力促进实现新能源汽车本地造,奇瑞万达用近十年的探索明确了这样的发展思路。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奇瑞万达的带动下,贵阳经开区汽车产业链日趋完善。自2013年奇瑞万达落地贵阳经开区以来,在其带动下,一批配套企业不断聚集,本地配套企业从3家增加到20多家,本地配套率从不足5%提升到20%。“近年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落地贵阳,将我们的采购半径、采购周期缩短,成本降低,这对企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李洪达说。 对于未来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李洪达认为,企业加政府才更具吸引力。通过企业的规模效应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可吸引更多关键核心零部件公司乃至世界500强企业落地,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吸引力和知名度,在哺育性的发展环境下形成规模效应,加速发展,让贵州制造占据更多国内市场,甚至打开国外市场。 无疑,奇瑞万达的发展思路与贵阳经开区确定的“两主一特”产业定位不谋而合。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贵阳经开区将充分发挥像奇瑞万达这样的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通过以商招商,加快推进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贵阳经开区。推动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全面增强配套能力和“一站式”服务能力,通过链式发展带来集群效应,带动整体汽车产业链发展。 截至目前,贵阳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2家,涉及零部件、整车制造、下游应用等产业链环节。随着产业集聚效应的日渐显著,对产业链的上下游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顾林晗 免责声明:本文为第一厂房网用户自行转发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7个重大项目云签约 总投资近50亿元
楼市新闻|2022-10-21
楼市新闻|2022-10-10
楼市新闻|2022-08-04